>
 
您的位置:hth体育-(中国)科技公司>> 经济管理学院>> 学院概况>>正文内容
发展历史
来源:     发布时间:2024年07月11日    点击数:

hth体育-(中国)科技公司经济管理学院,前身是2000年学校成立时的管理系,2009年是学校第一批升级为二级学院的教学部门。经过二十年的本科办学,已为国家和社会培养输送了13,000余名毕业生。按照学校“明德求真、知行合一”校训和“笃学致用、励能致远”的院训,精心打造学科体系,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学科体系,学科门类涉及管理学和经济学两大学科。下设会计系、工商管理系、财务管理系与经济系四个基层教学组织,设有会计学、市场营销、财务管理和金融工程4个本科专业。设有经济管理实验中心、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创新创业教育研究所、黑龙江旅游产业研究院、公共危机管理研究所、区域经济研究所和黑龙江文化遗产开发与推广研究所7个教学科研机构,hth体育-(中国)科技公司励能创业(虚拟)学院和盛达大学生创业基金均设在我院。会计学专业和市场营销专业是黑龙江省一流专业建设点。会计学专业会计学实验室和管理决策与分析实验室为校级重点建设实验室,经济管理虚拟仿真实验中心被学校列为十三五重点建设实验实习中心。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69人,专任教师62人,其中正高职10人,副高职26人;博士研究生12人。省级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人,宝钢优秀教师2人;9名教师具有注册会计师、注册评估师、律师资格等证书;多名教师具有英国、德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访学、培训、学习及合作研究经历。近三年教职工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省级以上项目37项;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雄厚的师资力量为学院教育教学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一、院系初创阶段

经济管理学院最早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我校本科合并前的两所具有雄厚实力的专科学校,一是成立于1977年的黑龙江交通高等专科学校的管理工程系;二是创建于1978年的哈尔滨冶金测量专科学校的二系,1992年改为财经管理系,1994年改为哈尔滨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工商管理系。前者当时招收二年制的中专财务会计77-1.2两个班级81名学生,1987年开始招收专科学生,前后共招过6个专科专业,包括1987年招收的师资专科,1988年的现代交通运输管理专业和财务会计与审计专业,1994年招收计算机技术与应用专业,1999年招收会计电算化和旅游与宾馆管理专业;后者创建于1978年,当时招生的是工业财务会计专业,1987年开始招收工业财务会计专科专业,1988年招收基建财务专业,1993-1996年招收过涉外会计专业,1995年招收财务审计专业,1996年招收资产评估专业,1997年招收会计学(会计电算化)专业,其中1999年会计电算化专业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专科示范性专业。黑龙江交通高等专科学校管理工程系前后为国家和社会输送了1977名毕业生,哈尔滨冶金测量专科学校2979名毕业生。

二、本科创设阶段

2000年,随着两校合并升本,管理系也是全校唯一进行实质性合并的系部,合并之初,会计学专业被列为全校第一批招生的7个本科专业之一。开创之初,最大的问题是尽快转变观念,提升办学理念,增强师资力量,拓宽办学空间。

2001年,由杨德利教授主持,仲崇俭、曹子琴、李相波和李崇超参与的《会计(电算化)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项目,获得黑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由何成辉教授主持的《财会专业学生实践技能培养理论与实践》项目,获得黑龙江省教学成果二等奖。董淼副教授主持的《改革会计专业课程设置的情况报告》、曹子琴书记主持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研究与实践》均获得黑龙江省高教学会科研成果二等奖。

2002年8月开始举办中外合作办学会计学项目,2003年又增设了市场营销和旅游管理两个本科专业。同年开始与美国席勒大学合作,举办了会计学、旅游管理和市场营销三个专业的合作项目。

2002年,何成辉教授获得宝钢优秀教师奖。

2004年,在会计学本科专业的基础上,根据我院的办学特色和专业师资优势,又增设了财务管理,开设公司理财和资产评估两个专业方向。这样形成了管理学学科的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和旅游管理4个本科专业的布局设置。

2004年8月,经黑龙江省教育厅批准,我校与英国格林威治大学合作举办会计学专业。

2004年10月,由李春林教授主持的《抓住“二板市场”机遇加快中小企业发展》获得黑龙江省社会科学联合会三等奖。

2004年,庄思勇教授获得黑龙江省省级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2005年,根据学校发展的要求,为更好的社会区域经济的发展,增设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形成了我院管理学和经济学两个学科并驾齐驱的良好发展势头。

2005年,由何成辉教授发表的《对管理人员综合考评的基本模型》获哈尔滨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由李立春、于向慧参与的《黑龙江省汽车运输企业建立责任会计制度体系的研究》获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2006年6月,我院办公地点由学校综合楼搬迁到东直路上的文管楼。

2007年,在中央与地方建设资金的支持下,完成了会计学实验室、ERP实验室、企业经营虚拟实验室和导游实训实验室,以及机房控制室的建设工作。

2008年,进行了教育部教学水平合格评估工作。

为加强基层教学和科研管理工作,根据学校要求,我院及时调整教研室管理人员,设置了会计学教研室、市场营销教研室、旅游管理教研室和国际经济与贸易教研室,分别任命了孙淑华、李岩、张丽靖和李立春为教研室主任。

三、新发展阶段

2009年12月,学校设置了第一批二级学院管理机制,将管理系升格为经济管理学院。

2010年5月,在基层教学机构中设置会计系、工商管理系、旅游管理系和经济系,由时薛原、李岩、张丽靖、李立春分别任系主任,设立经济管理实验中心,周东海任主任。其中会计系设有会计学专业和财务管理专业,工商管理系设有市场营销专业,旅游管理系设有旅游管理专业,经济系设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2012年9月,经济管理学院励能基金捐赠及励能学院揭牌成立。吸纳杭州盛达期货有限公司社会资金50万元,建立大学生创业基金。这是我校在社会服务和大学生创业方面的首创,为我校大学生创业实践搭建了一个平台。

2012年,由丁波教授主持的《振兴老工业基地背景下校企共建实验室》和杨冬梅副教授主持的《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体系优化与改革的探索和实践》项目,均获得黑龙江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2012年7月,会计学专业被列为黑龙江省重点建设专业。市场营销专业被列为我校重点建设专业。

2012年7月,我校经济管理学院2009级市场营销专业学生作为第23届中国哈尔滨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志愿者圆满完成专业服务工作任务,获得省政府的奖状。

2012年,开设会计学“双学位”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进双学位教育模式,招收会计学专业、财务管理专业70人。为在校非财会专业学生创设了一个新的就业前景和发展空间,增强了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增加了就业筹码,有利于学生职业生涯的开拓与发展。

2013年,随着经济金融形势的发展,经省教育厅批准增设了金融工程专业,设在我院经济系。该专业的设置使经济学科又多了金融领域的学科发展空间,当年招生30人。

2013年11月,在我校举行了主题为“加快推进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合作创新发展与转型升级”黑龙江省国际经济贸易学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3年学术年会。这是我校经济管理学院第一次主办省国际经济贸易学会学术年会。

2013年,选派袁基瑜副教授到哈尔滨工程大学做国内访问学者,选派李岩教授远赴德国做访问学者,同时选派曲艳梅教授、时薛原副教授、于向慧教授、高尚博士、张睿博士、郗婷婷博士6名教师到国外(境外)参加香港理工大学、德国大学、黑龙江省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中外联合师资培养

2014年,学生辅导员胡智丹老师荣获黑龙江省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奖。

2015年,建立黑工程中小企业服务平台,为在校师生在大学科技园进行创业提供良好企业咨询服务。

2015年5月,以学院学术骨干和博士为主召开了第一次博士沙龙,以促进学术交流为主要目标,增进了教师间的沟通和交流,拓宽了教师的学术视野。

2016年3月,学院承办了东北亚研究会2016年学术年会,来自全国各地和俄、日、韩、蒙等国的多位专家学者共谋东北亚经济发展与合作。

2016年5月与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建了新道创新创业学院,负责全校的创业基础教育任务,创建了大学生创业协会、创行社团、EMC社团、跨境电商CEA、“心在旅途”协会等10多个学生社团,通过创新创业训练学生,创办的企业实体目前蓬勃壮大。

2016年12月,学院市场营销专业通过省教育厅专业评估,在全省所有高校23个市场营销专业中排名第10。

2017年3月,根据学校加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积极开展“双师双能型”教师建设工作,学院举行了虚拟商业社会环境VBSE跨专业综合实训暨用友新道VBSE跨专业综合实训师资培训,为期一周。

2017年,学院在中央与地方财政资金的支持下,改善了创新创业实验教学条件,经济管理学院实验中心引进了一批设备先进的VBSE仿真虚拟实验设备,对下设的会计学、市场营销、ERP、财务金融实验室、国际经济与贸易实验室、智慧旅游实验室、创业实训室、企业经营模拟和培训等8个实验室进行了改造,拥有价值900多万元的仪器设备,各类教学与实验室管理软件24套,在设计、功能、规模与质量上处于同类院校先进水平。

2017年,张向荣副教授的《网络舆情引导下企业财务危机深度动态预警研究》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青年基金的支持,实现了学院国家级科研项目零的突破。

2017年7月,组织申报成功教育部与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华会计网校等单位产教融合、协同创新的师资培训项目3项,为探索创新创业师资培训和实践教学实习基地建设新模式。

2018年,会计学专业被学校列为一流专业建设点。

2019年6月,通过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会计学专业项目教学评估。

2019年7月,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和《省教育厅关于开展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通知》要求,经学校自主申报,专家组会议评审推荐,会计学专业被确定为2019年度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标志关我院学科专业建设上了一个更高的台阶。

2019年8月,学院办公地点由文管楼搬迁到明德楼。

2020年3月,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学院教师积极学习现代化信息技术,开展网络教学,实现了“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高质量完成了教学任务。

2020年8月,会计学和金融工程专业第二学士学位教育招生。

2020年12月,市场营销专业被确定为2020年度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学院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已达2个。

2021年,学院召开动员会,启动党史学习教育。

2021年,学院工商管理系、旅游管理系教工党支部和3个学生支部完成换届工作。

2021年,学院举办“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党史展。

2021年,学院牵头组织艺术学院、外国语学院、理学院联合展演组在学校“颂歌献给党”庆祝建党百年师生歌咏大会中荣获二等奖。

2021年,学院学生一支部被评为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姜俊丹被评为学校优秀党务工作者,张筝、姜晓丽、惠朝辉、张丽靖4名教师党员,杨玉祥、朱思羽、陶鑫、包莹、陈强、柏昊杨、沙冬冬、杨松8名学生党员被评为学校优秀共产党员。

2021年,学院党委完成换届工作。

2021年,张筝获得学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立项。

2021年,经济学科在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工程两个专业首次开启金融学大类招生的新模式。

2021年,金融工程、财务管理两个专业获批校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2021年,《创业基础》课程被认定为2021年度黑龙江省社会实践一流课程。

2021年,《高级财务管理》课程被认定为第二批黑龙江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教学团队。

2021年,金融工程专业获批教育部首批“金融工场”建设项目。

2021年,学院构建“课证融通”的课程体系,稳步推进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认证考试工作。2021年共组织73名学生参加 “全国1+X业财一体信息化应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认证考试,考核通过率达100%。

2021年,金虹主持的项目“智能金融投资理财综合实践中心项目”获批2021年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2021年,金虹的科技论文«旅游特色小镇融资模式选择»荣获2021年度全省优秀艺术科研成果三等奖。

2021年,学院引进教授1名、副教授1名、辅导员老师1名;邵明晖被评为校青年教学名师,李楠、王琦被评为校优秀教师,姜晓丽被评为校师德先进个人;创业基础教学团队被评为校师德先进集体,工商管理系被评为学校基层教学文明单位;张筝参加首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龙江赛区)选拔赛,获得学校一等奖,并代表学校参加黑龙江赛区比赛;在学校首届课程思政教学竞赛中,张筝获得三等奖;在混合式教学设计大赛中徐蕾获得三等奖;在第七届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中,吴丽娜获得二等奖、李莉获得三等奖、邵雯获优秀奖;在爱岗敬业讲演大赛中,张筝获得第二名。

2021年,学院分团委荣获“2021年度黑龙江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

2021年,学院学生会荣获学校优秀学生会。

2021年,姜俊丹被学校授予 “优秀辅导员”荣誉称号。

2021年,学院成立二级心理辅导站——经管心语小屋,党委副书记、国家三级心里咨询师陈广宇任站长,负责二级心理辅导站日常工作。

2022年,李大莉被黑龙江省工会女职工委员会选树为“最美女职工志愿者”。

2022年,学院将原来四个教工支部整合成三个教工支部,三个学生党支部全部完成换届工作。

2022年,教工三支部(原经济系支部)和学生二支部申报了校样板支部,其中教工三支部被学校推荐参加黑龙江省公办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工作样板支部评比。

2022年,发展学生党员38名,转正101名。

2022年,学院启动2023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

2022年,学院启动硕士点培育工作。

2022年,《企业财务战略管理概述-中国梦 企业梦 我们的梦》被评为首批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优秀案例。

2022年,《基于“众创空间+工作室”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与实践》获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2022年,学院获省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3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获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2项;获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22-2024年度教育科学研究课题1项;获校新工科(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3项。8门课程获得学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立项,3本教材立项。

2022年,学院获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8项,其中国家级重点支持领域项目1项,国家级一般项目2项,省级一般项目4项,省级指导项目1项。在2022年度第八届“互联网+”大赛中,5个项目获得省铜奖。

2022年,袁永久教授《黑龙江省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建设与传承研究》获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曾涛教授《黑龙江省非遗漆艺传承与产业开发研究》获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专题项目;邵明辉、徐蕾获省艺术规划科学规划项目立项;李佳俐获黑龙江省博士后科研启动资金项目1项,李春林教授获省属本科高校基本科研业务国培专项1项。

2022年,学院成立黑龙江文化遗产开发与推广研究所,曾涛教授任所长。

2022年,杨茹获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名师荣誉称号。

2022年,张向荣获得省第二届高等学校课程思政教学竞赛(本科生赛道)一等奖。

2022年,邵明辉被评为黑龙江省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会员。

2022年,姜俊丹获校师德师风先进个人,经济系获校师德师风先进集体,刘超获校优秀教师,李佳俐教师获校科研管理先进个人。

2022年,为助力学院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和教学科研工作,聘任六名客座教授。

2022年,学院与北京致远互联软件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分公司、上海高顿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赋优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

2022年,学院获得2022年第二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项,分别是《智能审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产教融合与社会服务双螺旋驱动的创新创业综合实训基地建设》。 

2022年,会计学、财务管理专业与衡信教育、新道科技、中税网等三家企业进行1+X证书培训工作,与企业合作开展“个税计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级)”、“业财一体信息化应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初级)”、“企业纳税精细化管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高级)”等教育部1+X 证书校企合作培训,通过考核300余人次。在省商务厅组织的直播电商培训中,市场营销专业85人获得了直播电商证书,大三、大四学生持证率达92%。

2022年,学院举办了“追光逐影·庆国庆校庆·喜迎党的二十大”摄影作品云展活动。

2022年,学院学生党支部、分团委、学生会以及学术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开展了十佳歌手比赛、球类比赛、笔记大赛、摄影大赛等许多文化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展示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又对改善学风、活跃学院氛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2023年,教工三支部入选省公办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创建单位。

2023年,张筝获第五届省高校党支部书记素质能力大赛教师党支部书记赛道三等奖。

2023年, 在2022年度目标考核中学院被评为优秀。在学校“两优一先”评选中,我院4名党员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王琦荣获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学院党委荣获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2023年,学院党委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2023年,发展学生党员55人,预备党员转正26人。分党校举办培训班4期,培训入党积极分子84人、重点发展对象55人、预备党员26人。

2023年,学院党委与太平大街街道工委共建党建单位。学院在道外区税务局建立“党建+实习基地”。

2023年,《大学计算机》课程被认定为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高级财务管理》、《ARE虚拟仿真企业运营》2门课程分别被认定为“省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和“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

2023年,学院获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2项;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教育科学研究课题1项;新工科(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2 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课程建设立项10门,其中课程思政9门,校企合作1门。

2023年,学院举办“智能审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等1+X证书考试,共计121名学生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2023年,学院师生团队在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创新创业大赛中获省级金奖1项(国赛铜奖)、银奖1项、铜奖4项,取得我院历史最好成绩;在第七届“创青春”黑龙江省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三等奖1项。获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立项省级以上13项。

2023年,学院与道外区税务局政校携手精准打造“大学生税务课堂”,积极开展学工融合,30余名学生参加了实习。

2023年,《财务共享实践课程建设》获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2023年,会计学和金融工程两个辅修专业于秋季开始招生,开展教学工作。

2023年,科研立项9项,其中省部级项目4项,科研经费79.67万;发表学术论文15篇,其中SCI论文2篇,中文核心期刊3篇,省内重要报刊1篇;专利5项,其中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2项,软件著作权2项;专利成果转化1项,转化金额3.01万;完成省财政厅决策咨询1项;获第二十届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研究报告类佳作奖1项。

2023年,倪明辉获黑龙江省普通高校教学名师。

2023年,张向荣获《2023年国家留学基金地方合作项目》支持,2024年将赴新加坡国立大学访学。

2023年,邵明晖获“校师德师风先进个人”;金虹获“校优秀教师”;王琦获学校“五四奖章”;王琦获学校第八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荣获文科组三等奖 ;李莉获第十一届青年教工“爱岗敬业”演讲比赛优秀奖。

2023年,学院获2023年度“校师德建设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2023年,学院完成岗位设置工作。

2023年,学院团委、学生会组织“青春暖流行动”、“对话创业青年起航青春梦想”哈尔滨市青年创业发展沙龙活动、反诈宣传海报展示活动、“5·25我爱我”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首届“哈行利达杯”专业技能大赛、“青春·传承·梦想·启航”主题文艺汇演等多项活动,丰富了校园生活,促进了学生全面成长成材。

2023年,学院团委组织“民族团结我践行”社会实践团队前往西藏日喀则市开展推广普通话等社会实践活动,在2023年度黑龙江省大中专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评选中被评为优秀品牌项目。

2023年,学院团委获校“红旗团委”荣誉称号;郑晶文获校优秀辅导员荣誉称号并在校辅导员技能大赛中获二等奖;学生共获省部级奖项91项,国家级奖项46项。

2023年,学生任彤在第六届“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中荣获摄影类优秀奖。这是我校学生作品首次在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获奖,实现了我校在全国网络文化节奖项上零的突破。

2023年,学院获校级先进班集体4个,红旗团支部4个,三好学生41人,优秀学生干部56人,优秀团干部14人,优秀团员47人,文体积极分子14人。共有51人获校一等奖学金,86人获校二等奖学金,185人获校三等奖学金。1人获得国家二等奖学金。

2023年,学院召开庆祝第39个教师节座谈会。

2023年,53名女教师参加迎“三八”女教师法律知识竞赛活动,展现了学院女教职工的良好精神风貌。3名教师参加校工会组织的教职工假期疗休养活动,1名教师参加校工会组织的登山活动,1名工会干部参加由校工会组织的参观大庆铁人王进喜纪念馆活动。 

2024年,2023年度目标考核中学院被评为优秀。

2024年,学院党委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活动。

2024年,学院获2021-2024年度校文明单位,工商管理系获2021-2024年度文明单位标兵。

2024年,《管理学》入选第四批黑龙江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教学团队培育项目,《管理学—科学决策课程思政案例》获批第二批黑龙江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

2024年,《智慧纳税实务与税费管理实验室建设》获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2024年,邵雯主持的《文旅高质量发展视域下哈尔滨博物馆讲解员队伍建设对策研究》课题获批哈尔滨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一般项目立项。

2024年,郑晶文荣获第十届黑龙江省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三等奖。

2024年,学院8个集体和154名学生获得“五四”表彰。

学院紧紧围绕学校2035年建设成为现代化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的远景目标,确定战略部署。按照“管理学科上水平、经济学科强基础、文工融合走创新”的学科建设思路,以特色“新商科”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核心,将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融入专业建设,与学校土木、测绘、交通等学科构建交叉融合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上一篇:学院文化
下一篇:历任领导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管理指南 | 管理登录 黑ICP备11005929